环境学院“形势与政策”专题研讨课开讲 师生共谈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发布时间:2021-06-07
2021年6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环境学院院长朱信凯教授讲授“形势与政策”专题研讨课。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唐杰主持研讨课。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庞军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竺效教授、环境学院博士生胡珮琪担任课程导学。专题研讨课围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主题,带领同学们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意义和理论内涵,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有力推动者。环境学院2019、2020级明德环境“经济学-科学”拔尖人才实验班60余名学生共同参与了课程的学习。
朱信凯从自身成长经历中生态环境的变化出发,跟同学们交流了“两山”理论的重要实践意义,并引导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日后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所学所思投身于我国绿水青山的建设当中。他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增强生产要素的集聚力,为经济社会快速地向好发展提供原动力。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过程,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山理论”中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密不可分、相互转化的关系正如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相辅相成。我们不能“竭泽而渔”——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也不能“缘木求鱼”——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他鼓励同学们从“两山理论”中学习建设绿水青山的决心与精神,将时代赋予的机遇、需求与自身的学习、成长相结合,担当起中国未来环境领域的建设者、行动者,为实现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而不断努力!
此次研讨课采用观看视频资料、专题导学、师生互动研讨交流相结合的小班研讨模式开展。从《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两山”理念改变中国》等教学短片入手,从湖北宜昌破解化工围江困局、重点产煤县山西庆元产业转型、山东泰安盘龙山荒漠化治理等例子切入,回顾了中国践行“两山”理念的成就,引导同学们深入了解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系列导学和研讨互动,并结合对同学们课前预习作业的总结点评,全面深入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古今中外的生态智慧,其理论来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和西方应对生态危机中诞生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
在导学环节中,庞军从碳中和、碳达峰的角度解读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提出全球气候正在不断变化中,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粮食减产、生态系统恶化、极端天气增加以及能源消耗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因此,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我们践行“减排”、“吸收”、“适应”的方针。
竺效老师用一个个真实的法律案例,从国家治理现代化角度探讨了生态文明的意义,并总结了三个主体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措施。首先,需要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落实党政同责、环保督察。其次,通过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建立绿色供应链和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约束企业主体重视环境保护。最后,也需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公众参与。
环境学院博士生胡珮琪同学通过自己学习、实践的案例,分享了自己对于“两山理论”的理解。作为青年学生,有幸见证并参与其中,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深感生逢其时,使命在肩。
现场师生就“两山理论”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生态扶贫岗到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环境治理,从环境法治的体系建设到环境督察力度在场同学积极发言,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与理解。也得到了老师们认真完善的回答,收益颇丰。交流碰撞出了许多新鲜的火花,也体现出了环境学子对于环境热点问题、环境保护等的关注,对于投身环境事业的热情与担当。
通过这次“形势与政策”研讨课,同学们收益颇丰,也深刻地认识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阻且长,但是中国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环境治理体系的决心坚定,态度坚决,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环境学子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为环境事业添砖加瓦。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征途不忘初心、历久弥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模式的转变,更需要这一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担当时代使命,以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信念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将“实事求是”的誓言铭刻于历史的丰碑上,走在践行“两山理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漫漫征途中!